頌缽振體鬆筋療育
讓身體先安靜,訓練與生活才走得更久

什麼是「頌缽振體鬆筋療育」?
我們以金屬頌缽/水晶缽的聲音與震動,搭配呼吸節律與身體覺察引導,協助身體從高喚醒狀態切換至較放鬆的節奏。目標不是「治療疾病」,而是降低肌肉與神經系統不必要的緊繃、增進放鬆與睡眠感受,讓訓練與修復更有效率。
為什麼選擇 YouCore?
- 
- 全身心整合:檢測→訓練→修復→音療→回測,一站式流程,放鬆不是單獨事件。
 
- 
- 數據為本:可與主觀放鬆量表/睡眠自評與訓練回饋搭配追蹤。
 
- 
- 小而精的一對一:依你的壓力型態與當日狀態,微調呼吸節奏、聲景層次與缽位。
 
- 
- 頌缽與訓練/修復互補:訓練前做專注啟動、訓練後做鎮定與回復;也可與運動按摩/科技修復銜接。
 
適合對象
- 
- 高壓工作族:腦雜訊多、睡前停不下來、醒來仍疲累。
 
- 
- 運動愛好者:賽前需要專注、賽後需要更快進入恢復。
 
- 
- 銀髮族:想用溫和方式提升放鬆與睡眠感受。
 
- 
- 長期緊繃/耗能族:肩頸繃、胸口悶、呼吸急淺,想調整節奏者。
 
備註:此服務屬放鬆與覺察輔助,不做任何醫療效能承諾。
你可能感受到的變化
- 
- 身體張力下降:肩頸/背部放鬆、呼吸較深。
 
- 
- 情緒與專注穩定:腦內噪音減少、比較「安靜」。
 
- 
- 睡眠品質主觀提升:較易入睡、夜間較穩(感受因人而異)。
 
- 
- 訓練恢復感更好:隔天疲勞感較低,訓練銜接更順。
 
我們的方法學(淺白版)
- 
- 聲景與節律:低到中頻的缽聲與泛音,提供可預測的節律;搭配呼吸引導,協助身心降喚醒。
 
- 
- 身體覺察(Somatic Awareness):將注意力帶回身體感受,放掉不必要的肌肉緊張。
 
- 
- 呼吸—張力連動:延長吐氣、輕柔停頓,配合聲音收束,引導副交感切換。
 
- 
- 整合回日常:以 3–5 分鐘「微練呼吸」與睡前節律延續效果。
 
服務流程(60 分)
- 
- 簡談與目標:當天身體感受、睡眠/壓力自評、期望狀態。
 
- 
- 呼吸校準:找到適合你的吸吐節奏與姿勢。
 
- 
- 聲景鋪陳:頌缽、天使音叉調頻音療,依反饋調整音量與缽位。
 
- 
- 身體掃描與鬆筋引導:銅缽走缽至全身肌肉與淋巴張力區,利用缽體高速共振達到舒壓與鬆筋的效果。
 
- 
- 收束與整合:回到日常呼吸,交付居家 3–5 分鐘延伸練習。
 
若與訓練/修復銜接:訓練前偏輕量、聚焦專注;訓練後/休息日偏深層、聚焦鬆筋與恢復。
服務型態
- 
- 一對一:最能貼近你的節奏與張力地圖。
 
- 
- 小班制頌缽療育工作坊:兩天課程,包含冥想靜心、呼吸法、缽的操作與選擇和使用技法、人體筋膜與肌肉概述、體缽振筋實作與示範解說。
 
你會得到的交付物
- 
- 前後主觀放鬆/睡眠自評簡表。
 
- 
- 呼吸節奏(建議節奏、姿勢與情境)。
 
- 
- 3–5 分鐘延伸練習(音檔或文字指引)。
 
- 
- 24 小時後建議(聲音/藍光/咖啡因/運動時機)。
 
- 
- 與訓練/修復的銜接建議(本週怎麼排最有效)。
 
準備與注意事項
- 
- 穿著:輕便寬鬆舒適,方便平躺或趴躺。
 
- 
- 飲食:課前 1–1.5 小時清淡飲食,避免過飽與酒精。
 
- 
- 環境:手機靜音;若對聲音特別敏感,請事先告知聲量偏好。
 
- 
- 安全聲明:本服務為放鬆與覺察輔助,非醫療診斷或治療。以下情況請先諮詢並告知:
 - 
- 懷孕高風險、近期手術/重大外傷
 
 - 
- 心臟植入物/節律器、嚴重循環問題
 
 - 
- 嚴重偏頭痛/癲癇史、重症心理疾病、對聲音極度敏感(聽覺痛覺)
 
 - 
- 任何你認為需要專業評估的狀況
 
 
- 
 
- 安全聲明:本服務為放鬆與覺察輔助,非醫療診斷或治療。以下情況請先諮詢並告知:
常見問題 (FAQ)
Q:會不會很玄?
A:我們以聲音節律+呼吸引導與身體覺察為核心,重點是幫你確實放鬆與調整節奏;不做醫療承諾。
Q:一次就有感嗎?
A:多數人首次就能感到鬆與安靜;也建議4–6 週節律化安排,讓身體記住這種放鬆。
Q:和按摩/科技修復 怎麼搭?
A:可先做輕量音療→手技/射頻技術→收束呼吸,或訓練後做深層音療幫助恢復。
Q:聲音會吵嗎?
A:我們會依你的敏感度調整缽位與音量,並以「舒適偏好」為原則。
Q:會不會痛?
A:缽體走筋會振動到身體深層筋膜肌肉,療育師走缽會依照個案身體狀況進行個別加強或加壓,但過程中並不會感到疼痛或有強烈撞擊感喔!
